联系电话0556-8921956 急救电话 120
    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医院动态

    误吞异物不要慌,一“镜”到底帮你忙——消化内镜下异物取出术

    来源:消化内科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量:148

    生活中异物误食、卡塞食管等意外经常发生异物卡在咽喉、食管、胃部贲门时易造成擦伤严重时有消化道大出血、穿孔等风险。潜山市立医院消化内科内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为广大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消化道异物取出方式

    典型案例:一根泥鳅刺引发的危机

    近日,我院内镜中心成功完成一例高风险食管异物取出术。郭女士怎么也没想到,一顿普通的晚餐会让她经历如此危机。郭女士因进食泥鳅后突发咽喉部剧痛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考虑异物进入食管,遂请消化内科会诊,值班医生告知患者需行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郭女士强忍着不适,先将孩子送回家,但随着时间推移,她一直未能返回医院接受治疗。我院医护人员深知,食管异物每多停留一分钟,风险就会急剧增加。于是,医护人员多次联系郭女士,终于在23:30,她来到医院。

    此时的郭女士情绪极不稳定,医护人员一边耐心安抚,一边迅速为她进行检查。胃镜下,我们清晰地看到那根罪魁祸首——泥鳅刺,正牢牢嵌顿在食管上段。

    消化内科和内镜中心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精准无误地将这枚泥鳅刺取出,手术过程十分顺利,异物被成功取出。术后患者症状即刻缓解。

    什么是食管异物

    食管异物是指因饮食不慎,误咽异物,如鱼刺、骨片或脱落的假牙等,异物可暂时停留或嵌顿于食管。常表现为食管异物感、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严重者可造成食管瘘、纵隔脓肿、穿破大血管甚至危及生命,一经确诊需立即处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鸡、鸭、鱼等肉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鸡骨、鱼刺、枣核等也成为了常见的食管异物。儿童的食管异物常见为电池、硬币、玩具、别针等。

    那些年我们取过的食管异物枣核、鱼刺、鸡骨头、药品包装壳等

    为什么异物容易卡在食管

    正常人的食管有三处生理性狭窄,这是异物最容易嵌顿的位置:

    第一处狭窄:位于食管入口处,是大部分异物容易卡住的地方。

    第二处狭窄:位于食管中段,即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邻近主动脉弓,异物在此处造成穿孔后,容易引发大出血。

    第三处狭窄:位于食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 

     

    这些应对误区千万别踩

    (一)吞饭团、馒头

    可能让鱼刺扎得更深,轻则损伤食管黏膜,严重的可能刺破食管,引起气胸,或戳破主动脉,引起大出血。

    (二)喝醋

    短时间内无法软化骨头或鱼刺!

    (三)用手抠

    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四)拖延不就医

    感染风险急剧上升!

    (五)认为咽下去就没事了

    事实上一些尖的或较大的异物,如骨头、枣核,即便过了食道这一关进入了胃,但在通过漫长肠道的过程中,仍有可能导致肠穿孔,进而引起腹膜炎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另外,部分类似硬币等较大的异物,也有可能卡在肠道的某个地方导致肠梗阻,继而需要进行手术。

    正确应对方法,关键时刻能救命

    立即禁食!避免异物被推得更深。

    弯腰低头!尝试轻咳,若异物较小可能咳出。

    尽快就医!尽快前往消化内科、急诊、耳鼻喉科等科室就诊,尽量清楚地告知医生异物类型、误咽时间、以及自觉刺痛感最明显的部位。听取医生建议,完善喉镜或颈/胸部CT,明确异物后,通过喉镜/胃镜下取异物。

    目前,内镜治疗是首选诊疗手段,既可以明确诊断又能实施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微创、安全的优点。如发生食管瘘、纵隔脓肿、穿破大血管等严重情况需更进一步手术治疗。

    温馨提示

    在此提醒大家,进食时一定要细嚼慢咽,尤其是食用带刺、带骨的食物时,更要格外小心。家中有儿童的,也要注意将小物件放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避免误吞。

    如果不慎发生食管异物,千万不要慌张,也不要尝试那些错误的方法,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愿大家都能享受美食,远离异物风险!

    image.png